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网站公告 专升(套)本 招生简章 校园动态 招生问答 校园风景 证书样本 录取查询 网上报名
通知公告 · 2021年武汉工程大学全日制本科助学班面向全国招生,名额有限请大家抓紧时间报名。报名电话:13072746705 (咨询微信:726095277)  
最新资讯   更多>>
· 我校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  
· 喻发全深入电气信息学院调研工程...  
· 李志旭带队赴襄阳开展暑期家访和...  
· 邮电学院举办2023年暑期领导...  
· 我校五子棋队在第四届世界五子棋...  
· 朱青林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  
· 把爱送到“家”|郑丹凤一行看望...  
· 团省委副书记林桢栋到崇阳县下津...  
· 校领导赴来凤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 武汉工程大学成功举办首届法学类...  
· 民盟武汉工程大学召开“凝心铸魂...  
· 马小龙率队开展学生家访活动  
·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专题常委会  
· 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会...  
· 炎炎夏日再送”清凉“,浓浓关怀...  
· 学校召开党委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  
· 李志旭带队深入学院开展学生工作...  
· 学校举行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  
· 马小龙深入后勤保障处开展主题教...  
·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侨联联合开...  
· 学校第十七届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 学校召开2023年乡村振兴定点...  
· 鄂州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 机关党委召开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  
· 洪山区税务局副局长何院情应邀来...  
· 武汉大学“互联网+”大赛总教练...  
· 帝国理工学院戴森设计工程学院博...  
· 图书馆科研课题立项捷报频传  
· 学校“微特先锋”研究生志愿服务...  
· 机关第九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  
· 2023年全国化工高校党委书记...  
· 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  
· 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受邀参加湖北省...  
· 学校召开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  
· 校联投(广东)产业有限公司来校...  
·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春季专场招聘...  
· 学校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学团工作例...  
·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研...  
· 我校学子在“2022中国工程机...  
· 学校召开2022年度校级党员领...  
· 学校举行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  
· 武汉工程大学2023年新年贺词  
· 学校张志老师被评为2022年度...  
· 华东理工大学朱明亮教授为我校师...  
· 副校长喻发全出席外语学院党的二...  
· 学校召开2022年新增资产计划...  
· 我校教师在国际权威期刊《Gre...  
· 材料学院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顺...  
· 我校磷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两科研平...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北省委...  
· 校党委副书记郑丹凤深入材料学院...  
· 校纪委书记方文海、副校长马小龙...  
· 武汉工程大学融媒体中心建成并试...  
· 【高端学术讲座】中南大学教授覃...  
· 计算机学院联合阿里巴巴达摩院举...  
· 【高端学术讲座】中国化工学会副...  
· 深圳市冠旭电子向学校捐赠30万...  
· 新闻媒体聚焦报道我校50周年校...  
· “秋叶大叔”张志作客微特一站式...  
· 武汉工程大学黄冈校友会成立暨黄...  
· 郑丹凤深入学院走访调研  
· 【工大这十年】坚定文化自信 高...  
· 我校土木学子在第六届全国城市地...  
· 校长王存文带队赴中国五环参加校...  
· 【工大这十年】谱写新时代教育对...  
· 学校百度云人工智能实验室入选2...  
· 【工大这十年】学科建设和研究生...  
· 学校召开校庆系列宣传物料、文创...  
· 【平台巡礼】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  
· 学校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  
· 武汉工程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韶...  
· 武汉工程大学2022年“才聚荆...  
· 学校成功举办《校园安全教育第一...  
· 校党委副书记李志旭参加管理学院...  
· 学校隆重举行2022级新生军训...  
· 计算机学子在2022年Robo...  
· 学校召开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专...  
· 化环学院再次获批“世界著名科学...  
· 学校新增两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学校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学团例会暨...  
  • 联系微信:witeduzk 

  • 电话: 13072746705

  • QQ:        

  •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园横路7号




 
教务教学  

武汉工程大学校长王存文寄语毕业生: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发布时间:2020/06/25  编辑:张老师  浏览量:685次]
 
校长王存文寄语毕业生: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6月24日上午8:30

武汉工程大学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云聚首·盼相逢”

2020年毕业典礼

全体校领导 中层干部

应邀校友代表

全体毕业生及家长

在云端相聚

校长王存文在毕业典礼上

以“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为主题

寄语毕业生

全文如下

校长王存文寄语毕业生: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校长王存文寄语毕业生: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校长王存文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寄语

校长王存文寄语毕业生: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同窗分别时。如果没有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时候学校会在大礼堂为大家一一授位,共同唱起毕业赞歌,张开双臂拥抱告别。疫情阻隔不了深深的师生情、浓浓的同学谊。今天,我们彼此相约“云”端,用“云别”的方式,共同祝福同学们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几年前,你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成为“微特”(witer)人。转眼之间,几年过去了,你们就要离开母校,奔赴人生新的征程!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你们在这里哭过、笑过、迷茫过、努力过,在这里携手度过了人生中最灿烂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收获了同窗谊、师生情,你们的欢声笑语、青春气息,将永远留在叠翠湖畔、黄龙山下。

几天前,我和其他校领导一道在火车站、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返校,再次见到久违的你们,同大家一起拍照、留念,内心充满了欣喜和不舍。记得6月19日下午,在武汉火车站,我偶遇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郑菲同学,时隔180余天,她再次踏入武汉,欣喜看到母校的老师们在出站口迎接她的到来,眼眶里闪烁着激动的泪水。在交谈中得知,她刚刚加入了西部计划,即将赶赴远在家乡千里之外的新疆建设兵团工作,在祖国边疆支边支建。顿时,我心生敬佩,我为母校有一大批胸怀祖国、立志高远、乐于追梦、勇于圆梦的学子而感到骄傲。

毕业生同学们,你们离开了母校,但母校的大门会永远为你们敞开,母校的老师们永远在这里等候。我代表母校全校师生员工,向共克时艰、顺利毕业的5641名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师长和陪伴你们成长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毕业生同学们,你们当中有在母校求学11个春秋的毕业生田凡同学,他是学校首例本硕博同一专业、一体化培养的优秀博士,他用7篇SCI科研论文、2件发明专利、3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诠释着“Made in WIT”的印记;有刚刚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的优秀毕业研究生郭竞知同学,曾兼职担任校团委副书记,是组织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的标兵;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最美女兵朱慧同学,两年的义务兵生涯中,在解放军网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考上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生;有创新创业达人,保送至复旦大学攻读硕士的李升锐同学,他曾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创立的“橘子皮工作室”成功遴选团中央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共获40余项校级以上荣誉;还有工大最靓学霸级考研寝室——教辅1栋420党员示范寝室,6朵党员金花全部考上985高校研究生;还有侯德榜创新实验02班考研录取比例高达86%。以上这些奋斗故事都将记入你们成长成才和母校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之中,将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珍藏!母校为你们感到骄傲!

校长王存文寄语毕业生: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毕业生同学们,作为母校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你们与母校同呼吸、共命运。母校发展的每一篇华章,都书写着你们的青春和成长。你们在校这几年,母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成为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家顺利通过的高校;学校成为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并列第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获得B+,为湖北省属高校理工类学科唯一。学校的这些高光表现,无不凝聚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无不体现着同学们的使命与担当,在这里,母校感谢你们,同时也为你们感到无比的骄傲。

毕业生同学们,2020年的春天极不平凡,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为新中国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是一次全球性灾难。疫情暴发后,全国上下全力抗疫,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目前,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恩格斯说,聪明的民族能从灾难中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我想,这场灾难给予了我们三点启示:

我们要深入理解“命运与共”。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共同探索“真”,追求“美”,践行“善”。“命运与共”的世界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提升。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武汉封城76天,有效阻隔了病毒的传播,为世界抗疫共同体做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及时向有困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向世界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多个国家的高度评价,体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平等、尊重、协商、差异、共建、共享”的倡议,在不断拓展的社会交往中,打破财富、地域、意识形态、种族、民族等界限对人的发展的限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疫情也重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变远了,但因为守望相助,让人与人的心却贴得很近,没有隔阂只有爱,没有冰霜只有暖。尊重与理解,友爱与良善,永远是照耀人心的日月星辰,永远能让这个世界更明亮更温暖。

我们要同心汇聚“中国力量”。疫情暴发以来,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了整个战役,还专程来武汉指导疫情防控工作。19个省市区对口支援湖北,全国364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母校的老师们组建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毕业生返校接站志愿者”,日夜守卫着校园安全,期盼着你们的到来。母校的张彦铎教授、涂洪波教授、张佑红教授、周华兵副教授、江吉周博士等一批科研人员以笔为器,以科研助力抗疫。母校9位医护人员“逆行”战斗在洪山区疫情防控隔离点30余天。你们的400多位师兄师姐,纷纷为母校捐款捐物达180余万元,表达出浓浓的工大情怀。2年前毕业的“95后”张豪校友,带领志愿者募集医用外科口罩110多万个,支援武汉抗疫一线。毕业生陈可心、何仁杰、毕扬搏、何林轩、王成硕、洪扬、胡谱、陈建、张进等一大批同学,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有的担任社区防控志愿者,有的为母校捐款捐物,有的为医护人员、环卫工人等战疫一线人员及子女,提供法律援助和课业辅导。青年学生的抗疫志愿服务事迹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湖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汇聚起“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的青春力量。

我们要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上,便开始了人生的旅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将人生归纳为四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实际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关键词。第一个词是“家庭”。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同学们将来也要组建家庭,请记住: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教是社会教育的第一堂课,家风是社会风气的第一元素。和美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健康完美的人格养成,严格的家教才有利于培养崇德守法的社会公民,清新向上的家风才有利于营造爱党爱国、爱岗敬业、乐于助人、阳光进取的时代风气。第二个词是“劳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命运与共的纽带。“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同学们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才能收获满足感、快乐感、尊严感,在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拓展出丰盈的精神世界。

校长王存文寄语毕业生: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同学们,武汉已经重启,国家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湖北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武汉工程大学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底气和信心也没有改变。

希望同学们不负伟大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用顽强的奋斗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用无悔的青春力量诠释责任担当,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弄潮儿,奋力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疫情期间,母校专门为大家准备了毕业礼品,其中有口罩、苹果、可乐,寓意着母校祝福2020届全体毕业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底色!

同学们,共同命运当求索,逐梦芳华勇弄潮!

期待我们再次相会,母校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再见!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上一篇: 三全育人(一)| 武汉工程大学化环学院"...   下一篇: 王阳:六年工大求学路,科研竞赛两不误
友情链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  | 
版权: 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园横路7号)   备案号:鄂ICP备18026581    witeduzk(微信)    官方咨询QQ:2756226120  726095277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