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网站公告 专升(套)本 招生简章 校园动态 招生问答 校园风景 证书样本 录取查询 网上报名
通知公告 · 2021年武汉工程大学全日制本科助学班面向全国招生,名额有限请大家抓紧时间报名。报名电话:13072746705 (咨询微信:726095277)  
最新资讯   更多>>
· 我校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  
· 喻发全深入电气信息学院调研工程...  
· 李志旭带队赴襄阳开展暑期家访和...  
· 邮电学院举办2023年暑期领导...  
· 我校五子棋队在第四届世界五子棋...  
· 朱青林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  
· 把爱送到“家”|郑丹凤一行看望...  
· 团省委副书记林桢栋到崇阳县下津...  
· 校领导赴来凤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 武汉工程大学成功举办首届法学类...  
· 民盟武汉工程大学召开“凝心铸魂...  
· 马小龙率队开展学生家访活动  
·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专题常委会  
· 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会...  
· 炎炎夏日再送”清凉“,浓浓关怀...  
· 学校召开党委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  
· 李志旭带队深入学院开展学生工作...  
· 学校举行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  
· 马小龙深入后勤保障处开展主题教...  
·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侨联联合开...  
· 学校第十七届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 学校召开2023年乡村振兴定点...  
· 鄂州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 机关党委召开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  
· 洪山区税务局副局长何院情应邀来...  
· 武汉大学“互联网+”大赛总教练...  
· 帝国理工学院戴森设计工程学院博...  
· 图书馆科研课题立项捷报频传  
· 学校“微特先锋”研究生志愿服务...  
· 机关第九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  
· 2023年全国化工高校党委书记...  
· 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  
· 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受邀参加湖北省...  
· 学校召开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  
· 校联投(广东)产业有限公司来校...  
·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春季专场招聘...  
· 学校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学团工作例...  
·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研...  
· 我校学子在“2022中国工程机...  
· 学校召开2022年度校级党员领...  
· 学校举行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  
· 武汉工程大学2023年新年贺词  
· 学校张志老师被评为2022年度...  
· 华东理工大学朱明亮教授为我校师...  
· 副校长喻发全出席外语学院党的二...  
· 学校召开2022年新增资产计划...  
· 我校教师在国际权威期刊《Gre...  
· 材料学院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顺...  
· 我校磷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两科研平...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北省委...  
· 校党委副书记郑丹凤深入材料学院...  
· 校纪委书记方文海、副校长马小龙...  
· 武汉工程大学融媒体中心建成并试...  
· 【高端学术讲座】中南大学教授覃...  
· 计算机学院联合阿里巴巴达摩院举...  
· 【高端学术讲座】中国化工学会副...  
· 深圳市冠旭电子向学校捐赠30万...  
· 新闻媒体聚焦报道我校50周年校...  
· “秋叶大叔”张志作客微特一站式...  
· 武汉工程大学黄冈校友会成立暨黄...  
· 郑丹凤深入学院走访调研  
· 【工大这十年】坚定文化自信 高...  
· 我校土木学子在第六届全国城市地...  
· 校长王存文带队赴中国五环参加校...  
· 【工大这十年】谱写新时代教育对...  
· 学校百度云人工智能实验室入选2...  
· 【工大这十年】学科建设和研究生...  
· 学校召开校庆系列宣传物料、文创...  
· 【平台巡礼】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  
· 学校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  
· 武汉工程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韶...  
· 武汉工程大学2022年“才聚荆...  
· 学校成功举办《校园安全教育第一...  
· 校党委副书记李志旭参加管理学院...  
· 学校隆重举行2022级新生军训...  
· 计算机学子在2022年Robo...  
· 学校召开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专...  
· 化环学院再次获批“世界著名科学...  
· 学校新增两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学校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学团例会暨...  
  • 联系微信:witeduzk 

  • 电话: 13072746705

  • QQ:        

  •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园横路7号




 
最新资讯  

【平台巡礼】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为新时代化学工业赋能


[发布时间:2022/10/17  编辑:张老师  浏览量:261次]
 

通讯员 项坤

化学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工业,而催化剂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催化技术一般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等优势,因此一旦技术实现突破,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并对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工业过程对催化剂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有关催化剂制备的共性技术受到普遍关注,特别是新型催化材料开发、催化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催化剂精细加工、催化剂表征技术等发展迅速。但在催化材料的精细加工或分子设计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差距较大,目前亟需发展工况、模拟真实催化条件下的高效计算方法,以及加强化学、物理、材料和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发更多、更好的新型催化剂,为新时代化学工业赋能。

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邹菁教授牵头组建了“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获批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中心紧紧围绕国家和湖北省新时代化工行业发展需求,科学布局了新能源转化催化剂、新型催化剂制备技术、药物催化剂、工业催化剂和气体净化催化剂等四大研究领域。积极谋划建设催化剂公共测试评价平台,为企业定制服务,积极推进新型催化剂成果转化,高级催化研究人员的培育以及搭建催化行业交流平台。中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和科技成果工程化应用示范,为解决我国卡脖子的难点贡献才智。

中心拥有众多优秀人才,在新能源转化催化剂、新型催化剂制备技术、药物催化剂、工业催化剂和气体净化催化剂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这四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拥有煤制聚合级乙二醇三个关键催化剂、WHB煤制聚合级乙二醇新工艺技术;气溶胶法生产单分散纳米金属、合金、氧化物粉体的公斤级制备技术、CO2/环氧丙烷共聚合成聚碳酸酯(PPC)的催化剂公斤级批量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储备,以及20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

新能源转化催化剂

近年来,中心新能源转化催化团队在Chemical SocietyReviews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共发表180篇SCI收录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多项成果进行了转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的子项目、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湖北省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5项纵向项目资助,省部级奖励6项。

新型催化剂制备技术

中心新型催化剂制备技术团队为克服现有新型催化剂制备精细化方面的痛点,发明了“破碎”、“闷烧”、“烧烤”以及“红烧”多种技术,可同时控制晶相和组成的新型催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已在沸石原位负载金属催化剂、微波辅助制备气溶胶纳米颗粒等方面取得许多原创性成果,申报60多件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已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0余件,在Nature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80余篇SCI论文。

药物催化剂

中心药物催化团队围绕药物催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原料药合成新工艺、麻醉科用药、高端制剂的研究。目前已获得5项药物催化合成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JACS等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并已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多项药物催化剂已成功应用于多家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工业催化剂和气体净化催化剂

中心工业催化剂和气体净化催化团队在工业催化和尾气净化领域开发了高抗氯中毒能力的Mn系、Co系、Cr系催化剂,对解决当前的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团队还成功实现了十公斤级批量PPC合成催化剂小试、正在开展百公斤级单批量中试放大研究。在上述领域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5项,发表论文22篇,科技成果12项,其中8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开发的催化剂已在全国相关行业80%以上的企业成功应用,深受用户好评。

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认定,充分彰显了我校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学生培养、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的建设成效,标志我校在先进催化技术创新能力与研发水平上的进一步提升,并将极大促进我校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等相关学科和专业发展。

(审稿 董志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页】
上一篇: 学校召开校庆系列宣传物料、文创用品审评会   下一篇: 学校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暨世界心理...
友情链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  | 
版权: 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园横路7号)   备案号:鄂ICP备18026581    witeduzk(微信)    官方咨询QQ:2756226120  726095277     
收缩